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产经前线 丨国务院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工信部明确优质中小企业评价标准;浙江省落实创新强省首位战略......
2022-06-07|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VOL.006


01.产业聚焦

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果断应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主要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和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工信部:出台优质中小企业评价标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以附件形式发布。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培育目标是10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培育目标是1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培育目标是1万家左右。

长三角: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一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批若干政策措施和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相关政策措施中提到,支持示范区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由青浦、吴江、嘉善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创建成功,这将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国家级高新区。

北京市:着力推动北京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北京市经信局正式发布《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以“数据驱动、开放创新、应用牵引、安全发展”为原则,提出加速数据要素化进程、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突破、打造数字技术新优势、赋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等6个方面、22条改革措施,推动数据生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应用全链条开放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发展高地。

浙江省: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科创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产业科创中心和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G60浙江段范围内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90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达4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3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涌现一批创新策源重大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形成一批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浙江省:全面落实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推动科技政策精准发力

浙江省印发《2022年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工作要点》,根据科技强省建设总体要求、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了今年8项具体目标: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3.0%(三大科创高地领域R&D经费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6.3%),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5%,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06%(三大科创高地领域达2.4%),研发人员数达67.7万人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6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浙江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互联网+”科创高地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全方位回顾展示了2021年浙江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应用、数字法治建设、网信技术突破、数字基础设施、网络生态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互联网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8000亿,占GDP比重达11.4%。

江苏省: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立法护航转型发展“关键增量”

江苏省审议通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条例共9章85条,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焦点进行重点规范,以法治护航数字经济这一江苏省转型发展“关键增量”,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体系。

河北省:立足“三区一基地”建设功能定位,塑造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河北省出台《河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条例共九章八十一条,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作出规范。条例首次在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中专设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一章,提出对接京津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果,构建与京津在要素、网络、标准等方面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武汉市:提速数字赋能改革,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出台了《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规划》总体目标提出,到2025年,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打造泛在协同的物联感知、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集约共享的数据底座、智能敏捷的处理响应和惠民优政的应用场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座城”,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全场景智慧应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支撑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成为国际国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02.数字赋能

丽水市:“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赋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丽水市莲都区打造“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为基础,从项目和人才的用户场景出发,紧跟整体数字智治步伐,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进行数字赋能,通过莲都区“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支持招商项目、招才引智项目审批的流程化管理,还能为莲都区“双招双引”项目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提高招引项目落地效率;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向企业进行项目推介,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协助企业进行选址,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厦门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为网格员高效履责提供保障

厦门市湖里区启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数字湖里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网格全景地图、网格信息查询、基础信息采集、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力量管理等10个模块,数据互联互通、指挥共享共治,将为网格员高效履责提供保障。网格员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推送核实,全面掌握网格各要素基本情况,便于服务管理,同时其采集的相关信息又进入城市大脑进行数据汇聚,循环往复提高数据准确性。

佛山市:“1+2+N”智慧城管平台打造城管执法新场景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处置”六位一体的“1+2+N”智慧城管平台,重点打造了涉及执法、园林、环卫、市政等42个创新智慧应用场景,助力实现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1”是指智慧城管服务平台“1核”,“2”是指面向城管人员及市民群体的2个移动端,“N”是指平台涵盖N个应用场景。


03.产经研究

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的结合成为必由之路

——余晓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正全面提速,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是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枢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的结合成为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外园区的数字化探索正在加快,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平台园区的赋能模式。“面向园区多元化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平台企业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基础设施作用,基本形成了数字产业培育+产业数字化服务园区+智慧管理的赋能体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王新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需要全面聚集人才,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提供坚强的保障。

数字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边际成本为零的规模扩张

——史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工业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数字经济不仅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二是数字经济能够使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实现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个性制造与规模制造成本趋同,创造了新的需求,也提升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三是数字经济可以实现边际成本为零的规模扩张,在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同时实现资源低消费或零消耗,解决工业经济的资源消耗过多、污染排放过大的问题是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浙江经信等整理


上一篇:安徽黄山:大数据中“嗅”商机——探寻浙江数智招商新模式
下一篇:袁家军: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
产经前线 丨国务院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工信部明确优质中小企业评价标准;浙江省落实创新强省首位战略......
2022-06-07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VOL.006


01.产业聚焦

国务院: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果断应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并加大实施力度,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揽子针对性强、有力有效的区间调控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主要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和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

工信部:出台优质中小企业评价标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以附件形式发布。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培育目标是10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培育目标是1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培育目标是1万家左右。

长三角: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打造一流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第二批若干政策措施和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相关政策措施中提到,支持示范区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由青浦、吴江、嘉善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创建成功,这将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国家级高新区。

北京市:着力推动北京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北京市经信局正式发布《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方案以“数据驱动、开放创新、应用牵引、安全发展”为原则,提出加速数据要素化进程、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突破、打造数字技术新优势、赋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等6个方面、22条改革措施,推动数据生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应用全链条开放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发展高地。

浙江省: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数字科创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创新示范区、长三角产业科创中心和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G60浙江段范围内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90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0件,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达4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3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涌现一批创新策源重大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形成一批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

浙江省:全面落实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推动科技政策精准发力

浙江省印发《2022年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工作要点》,根据科技强省建设总体要求、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了今年8项具体目标:全省研发投入强度达3.0%(三大科创高地领域R&D经费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6.3%),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5%,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06%(三大科创高地领域达2.4%),研发人员数达67.7万人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6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以上、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浙江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互联网+”科创高地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全方位回顾展示了2021年浙江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应用、数字法治建设、网信技术突破、数字基础设施、网络生态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互联网区域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成就。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8000亿,占GDP比重达11.4%。

江苏省: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立法护航转型发展“关键增量”

江苏省审议通过《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条例共9章85条,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焦点进行重点规范,以法治护航数字经济这一江苏省转型发展“关键增量”,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体系。

河北省:立足“三区一基地”建设功能定位,塑造数字经济发展优势

河北省出台《河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条例共九章八十一条,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作出规范。条例首次在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中专设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一章,提出对接京津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果,构建与京津在要素、网络、标准等方面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武汉市:提速数字赋能改革,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出台了《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规划》总体目标提出,到2025年,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打造泛在协同的物联感知、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集约共享的数据底座、智能敏捷的处理响应和惠民优政的应用场景,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精准服务一个人,全面智理一座城”,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全场景智慧应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支撑超大规模城市治理,成为国际国内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02.数字赋能

丽水市:“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赋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丽水市莲都区打造“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为基础,从项目和人才的用户场景出发,紧跟整体数字智治步伐,对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进行数字赋能,通过莲都区“双招双引”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支持招商项目、招才引智项目审批的流程化管理,还能为莲都区“双招双引”项目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提高招引项目落地效率;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向企业进行项目推介,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协助企业进行选址,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厦门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为网格员高效履责提供保障

厦门市湖里区启动“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数字湖里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网格全景地图、网格信息查询、基础信息采集、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力量管理等10个模块,数据互联互通、指挥共享共治,将为网格员高效履责提供保障。网格员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推送核实,全面掌握网格各要素基本情况,便于服务管理,同时其采集的相关信息又进入城市大脑进行数据汇聚,循环往复提高数据准确性。

佛山市:“1+2+N”智慧城管平台打造城管执法新场景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处置”六位一体的“1+2+N”智慧城管平台,重点打造了涉及执法、园林、环卫、市政等42个创新智慧应用场景,助力实现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1”是指智慧城管服务平台“1核”,“2”是指面向城管人员及市民群体的2个移动端,“N”是指平台涵盖N个应用场景。


03.产经研究

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的结合成为必由之路

——余晓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当前,全球数字化转型正全面提速,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是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枢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园区的结合成为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内外园区的数字化探索正在加快,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平台园区的赋能模式。“面向园区多元化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平台企业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基础设施作用,基本形成了数字产业培育+产业数字化服务园区+智慧管理的赋能体系。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王新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需要全面聚集人才,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提供坚强的保障。

数字经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边际成本为零的规模扩张

——史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工业经济相比,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数字经济不仅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二是数字经济能够使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实现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个性制造与规模制造成本趋同,创造了新的需求,也提升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三是数字经济可以实现边际成本为零的规模扩张,在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同时实现资源低消费或零消耗,解决工业经济的资源消耗过多、污染排放过大的问题是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浙江经信等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