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数字经济同风起,迎接产业新时代
2022-12-29|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
基于计算机行业视角,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直属于工信部管辖范围,此前历次五年规划均由工信部指导下发。追溯历史不难看出,历次五年规划内容层面从最初的要求各类硬件产量、要求基础设施覆盖度逐步转化为要求信息化应用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随着信息化产业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互联网+”、“线上化+”已经与生产、制造、民生等各方面充分融合,“数字经济”概念,正是将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充分融合的体现。

无可争议的是,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2005到2021年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CAGR达到19.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9.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政策溯源:产业升级必经路,经济增长新动能

数字经济已成当前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之一,尤其在疫情突发的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依然达到9.7%,是同期GDP名义增速(3%)的3倍有余,数字经济成为稳定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正因如此,当前在整体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政策层面亦呈现出大力支持态势。此次数字经济规划系国务院直接下发,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2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较2020年度增长近100%,80%左右的政策是近5年内颁布的,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已成趋势和共识。近年来,各省陆续出台关于数字经济“十四五”的规划政策。从政策的侧重点来看,数字经济较为领先地区的发展政策已从自身发展扩展至区域性发展,再拓展至带动型发展。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开始规划数字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框架,而内蒙等地仍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目标。


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基石,蓝海方兴未艾

技术革新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成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变革核心所在。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五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地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进一步要求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与数据资源不同,数据资源仅仅指可供人类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记录信息的总称,并属于一种社会资源,而数据要素则强调为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数据不同于传统要素,其具有可复制、易衍变、流动性强等特点,数据从基础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产品,再到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交易的转变过程,数据首先要实现要素化转变,只有数据要素化的安全高效流通才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数据开放高效利用。

数据要素市场方兴未艾,进入0-1快速发展期。数据要素市场是数据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是数据要素价值显现的场景。数据要素市场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数据价值化过程中的交易关系或买卖关系,例如资源化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聚合和数据分析;二是数据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由数据要素供需双方交易形成的场景。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可以维持超过25%的复合增速,仍是一片蓝海。

上海、重庆、江西(征求意见稿)、四川(草案)等地公布了数据条例,除涉及公共数据外,还涵盖了个人数据的相关规定,适用领域更广。其中《上海市数据条例》对公共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流转、开放、共享以及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权利与义务作了具体规定;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内容则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浙江、广东、河南、广州、江苏、河北、南昌(草案)、深圳、内蒙古、北京等地公布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进一步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业化:双重驱动,共举盛宴

数字产业化即为基础软硬件生态,是承载数字经济的底座。数字产业化支撑了数据要素的存储、计算,是数字经济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当前,这一领域存在以下两方面驱动因素:(1)数据经济驱动之下,数据要素已成为生产要素,重要性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后续海量数据的产生,相应的整个IT基础设施领域需求均会迎来爆发阶段;(2)当前正处在国产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政策中亦有对国产化的要求,我国基础软硬件行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重要性将显著提升。当前数字经济框架之下,数据流转成为信 息化建设主轴,围绕数据的产生、获取、采集、定义、清洗,再到后续的分析、应用、 管理,最终能实现对业务运营的指引。当前数据作为新的资产种类已逐步得到认可,其价值逐步走向透明化、公允化。近期财 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将企业数据资源正式认证 为企业资产,后续可于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数据价值被进一步认可, 其价值逐步公允化,也为后续数据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整编自长江证券




上一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 聚力重点产业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篇:融象数科丨2022创新前行,2023再续新绩
数字经济同风起,迎接产业新时代
2022-12-29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数字经济 产业升级 科技应用
牢牢抓住数字技术发展主动权,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先机
基于计算机行业视角,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一直属于工信部管辖范围,此前历次五年规划均由工信部指导下发。追溯历史不难看出,历次五年规划内容层面从最初的要求各类硬件产量、要求基础设施覆盖度逐步转化为要求信息化应用的方方面面。总体来说,随着信息化产业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互联网+”、“线上化+”已经与生产、制造、民生等各方面充分融合,“数字经济”概念,正是将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充分融合的体现。

无可争议的是,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突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6.3万亿元,2005到2021年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6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CAGR达到19.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9.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政策溯源:产业升级必经路,经济增长新动能

数字经济已成当前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之一,尤其在疫情突发的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依然达到9.7%,是同期GDP名义增速(3%)的3倍有余,数字经济成为稳定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之一。正因如此,当前在整体宏观经济承压的情况下,数字经济被寄予厚望,政策层面亦呈现出大力支持态势。此次数字经济规划系国务院直接下发,为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数字经济相关政策颁布数量逐年上升,其中202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较2020年度增长近100%,80%左右的政策是近5年内颁布的,由此可见发展数字经济已成趋势和共识。近年来,各省陆续出台关于数字经济“十四五”的规划政策。从政策的侧重点来看,数字经济较为领先地区的发展政策已从自身发展扩展至区域性发展,再拓展至带动型发展。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开始规划数字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框架,而内蒙等地仍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目标。


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基石,蓝海方兴未艾

技术革新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成为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变革核心所在。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五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数据要素的市场地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进一步要求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与数据资源不同,数据资源仅仅指可供人类利用并产生效益的一切记录信息的总称,并属于一种社会资源,而数据要素则强调为参与到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以电子方式记录的数据资源。数据不同于传统要素,其具有可复制、易衍变、流动性强等特点,数据从基础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产品,再到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交易的转变过程,数据首先要实现要素化转变,只有数据要素化的安全高效流通才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推进数据开放高效利用。

数据要素市场方兴未艾,进入0-1快速发展期。数据要素市场是数据要素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是数据要素价值显现的场景。数据要素市场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数据价值化过程中的交易关系或买卖关系,例如资源化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聚合和数据分析;二是数据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由数据要素供需双方交易形成的场景。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可以维持超过25%的复合增速,仍是一片蓝海。

上海、重庆、江西(征求意见稿)、四川(草案)等地公布了数据条例,除涉及公共数据外,还涵盖了个人数据的相关规定,适用领域更广。其中《上海市数据条例》对公共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流转、开放、共享以及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的权利与义务作了具体规定;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内容则涵盖了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浙江、广东、河南、广州、江苏、河北、南昌(草案)、深圳、内蒙古、北京等地公布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进一步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全国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业化:双重驱动,共举盛宴

数字产业化即为基础软硬件生态,是承载数字经济的底座。数字产业化支撑了数据要素的存储、计算,是数字经济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当前,这一领域存在以下两方面驱动因素:(1)数据经济驱动之下,数据要素已成为生产要素,重要性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后续海量数据的产生,相应的整个IT基础设施领域需求均会迎来爆发阶段;(2)当前正处在国产化浪潮之中,数字经济政策中亦有对国产化的要求,我国基础软硬件行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重要性将显著提升。当前数字经济框架之下,数据流转成为信 息化建设主轴,围绕数据的产生、获取、采集、定义、清洗,再到后续的分析、应用、 管理,最终能实现对业务运营的指引。当前数据作为新的资产种类已逐步得到认可,其价值逐步走向透明化、公允化。近期财 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将企业数据资源正式认证 为企业资产,后续可于资产负债表中列示,这也就意味着企业数据价值被进一步认可, 其价值逐步公允化,也为后续数据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整编自长江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