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浙江实践
2022-10-08|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浙江紧紧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以开展系统性示范应用为载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01 立足示范,高标准谋划


近年来,浙江明晰发展路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通过试点示范、强链补链、区域联动,积极培育招引,初步形成了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强化浙江在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点状布局、示范先行。2021年11月,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以系统性示范应用为引领,培育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综合考虑氢燃料电池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统筹氢能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等因素,选取在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嘉善县、长兴县等七地开展省级示范区(点)建设。支持以省级 示范区(点)为主体,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企业培育、场景运作等,力争形成一 批可复制可推广、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成果。

强链补链促应用。创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合作模式,统筹推动产业上下游合作, 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省级示范区为重点,鼓励地方通过强链补链,积极招引国内外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制氢和储氢装备等龙头优势企业,布局一批产业链项目。支持整车龙头企业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重点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及工程车、特种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推动省内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强合作,协同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打造两条“氢走廊”。为全面推进示范应用,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将产业布局和应用场景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两条“氢走廊”。一是依托G92(环杭州湾高速)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协同打造“环杭州湾”氢走廊;二是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G15(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着力构建“义甬舟”氢走廊。


02 紧扣创新,高水平驱动


高质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各地通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等举措,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和生态系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和示范应用。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清单,加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测试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专用装备研制以及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创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能力突出的汽车及零部件优势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创建汽车产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根据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给予地方奖励支持。 

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研发能力,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2021年,爱德曼公司氢燃料电池出货66.4MW,占市场8.8%,位列全国第二;浙江蓝能是全球高压气体储运装备研发制造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氢气储运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大力培育 “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03 突出优势,高质量培育

各地产业布局的经验表明,只有把握特色优势、错位发展,方能避免产业同质发展和区域内恶性竞争。省级示范区(点)紧紧把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示范建设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个性化发展平台。如嘉兴大力打造嘉兴港区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平台,推进嘉善、海盐、平湖等地打造特色氢能产业主题园区,形成“一主三副”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绍兴发起成立绍兴氢能产业“双创”联盟,联合全市28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 研发创新机构以及示范应用平台等,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共同体。

开展特色化产业培育。各示范区(点)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立足优势开展特色化的产业培育。例如,嘉善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金华依托“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和全省首个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的特色优势,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延伸氢能产业 链。 

拓展差异化应用场景。在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能重卡和轻型物流车应用的 基础上,各地加快拓展氢能船舶等新应用场景。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立足宁波港口城市资源,积极开展千亿吨级船舶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及测试;舟山市搭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海上的士”试验船已建造完成。

04 强化投入,高效率供给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具有较好前景,但要对地方发展产生较大的贡献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强化基础保障投入,以高效率政策资源供给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扶持政策落地。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推广加快,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在加快。如修订完善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奖补政策,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试点、加氢站建设等支持。针对扶持氢燃料电池产业提出实施专项激励和首台(套)支持等举措。 

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根据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加氢站。全省已建成加氢站16座,涉及城区站、城镇供能站、园区功能站等多种类型,预计到2022年底将建成28座,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提供支撑。同时,积极推进制定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推进编制汽车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技术导则和加氢站布局规划。提升氢源供应能力。发挥全省工业副产氢等资源优势,支持企业利用工业副产氢、工业有机废物制备车用氢气,着力降低制氢成本,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要。开展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支持氢气储运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液氢储运、固态储存以及管道配送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及工程示范。 

加强长三角协同联动。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培育、技术攻关、产融对接、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通氢燃料电池汽车互通路径,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客运包车和城际物流的示范应用。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从谋划酝酿阶段进入试点示范阶段,再步入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一个目标明晰的过程,更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任务。浙江以开展系统性示范应用为载体,通过高标准谋划、高水平驱动、高质量推进、高效率供给,不久的将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氢氢”地融入未来生活!

来源:浙江经济

上一篇:浙江数字化转型:加强产业大脑建设,完善产业生态全景图
下一篇:招商线索速递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精准招商报告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浙江实践
2022-10-08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汽车产业 氢燃料电池 可再生能源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浙江紧紧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以开展系统性示范应用为载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01 立足示范,高标准谋划


近年来,浙江明晰发展路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进行系统谋划和布局。通过试点示范、强链补链、区域联动,积极培育招引,初步形成了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强化浙江在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点状布局、示范先行。2021年11月,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以系统性示范应用为引领,培育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综合考虑氢燃料电池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统筹氢能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等因素,选取在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舟山市、嘉善县、长兴县等七地开展省级示范区(点)建设。支持以省级 示范区(点)为主体,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企业培育、场景运作等,力争形成一 批可复制可推广、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成果。

强链补链促应用。创新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合作模式,统筹推动产业上下游合作, 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省级示范区为重点,鼓励地方通过强链补链,积极招引国内外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制氢和储氢装备等龙头优势企业,布局一批产业链项目。支持整车龙头企业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重点推动氢燃料电池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及工程车、特种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推动省内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强合作,协同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打造两条“氢走廊”。为全面推进示范应用,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将产业布局和应用场景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两条“氢走廊”。一是依托G92(环杭州湾高速)串联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环杭州湾重要节点城市,协同打造“环杭州湾”氢走廊;二是以金华、宁波、舟山为重点,依托G15(甬金高速)建设氢能高速通道,着力构建“义甬舟”氢走廊。


02 紧扣创新,高水平驱动


高质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关键就在于技术创新。各地通过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企业等举措,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和生态系统,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和示范应用。 


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清单,加大科技专项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测试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专用装备研制以及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攻关,努力实现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支持骨干企业创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能力突出的汽车及零部件优势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创建汽车产业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根据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情况,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给予地方奖励支持。 

培育创新型企业。引导优势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研发能力,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2021年,爱德曼公司氢燃料电池出货66.4MW,占市场8.8%,位列全国第二;浙江蓝能是全球高压气体储运装备研发制造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氢气储运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大力培育 “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03 突出优势,高质量培育

各地产业布局的经验表明,只有把握特色优势、错位发展,方能避免产业同质发展和区域内恶性竞争。省级示范区(点)紧紧把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推动示范建设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格局。 


打造个性化发展平台。如嘉兴大力打造嘉兴港区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平台,推进嘉善、海盐、平湖等地打造特色氢能产业主题园区,形成“一主三副”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格局。绍兴发起成立绍兴氢能产业“双创”联盟,联合全市28家氢能产业重点企业、 研发创新机构以及示范应用平台等,打造氢能产业创新共同体。

开展特色化产业培育。各示范区(点)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立足优势开展特色化的产业培育。例如,嘉善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金华依托“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和全省首个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的特色优势,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力度,逐步延伸氢能产业 链。 

拓展差异化应用场景。在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能重卡和轻型物流车应用的 基础上,各地加快拓展氢能船舶等新应用场景。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立足宁波港口城市资源,积极开展千亿吨级船舶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及测试;舟山市搭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海上的士”试验船已建造完成。

04 强化投入,高效率供给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具有较好前景,但要对地方发展产生较大的贡献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强化基础保障投入,以高效率政策资源供给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扶持政策落地。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示范推广加快,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在加快。如修订完善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奖补政策,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试点、加氢站建设等支持。针对扶持氢燃料电池产业提出实施专项激励和首台(套)支持等举措。 

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根据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加氢站。全省已建成加氢站16座,涉及城区站、城镇供能站、园区功能站等多种类型,预计到2022年底将建成28座,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提供支撑。同时,积极推进制定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推进编制汽车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技术导则和加氢站布局规划。提升氢源供应能力。发挥全省工业副产氢等资源优势,支持企业利用工业副产氢、工业有机废物制备车用氢气,着力降低制氢成本,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要。开展海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支持氢气储运装备研制及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展液氢储运、固态储存以及管道配送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及工程示范。 

加强长三角协同联动。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培育、技术攻关、产融对接、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加强长三角地区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通氢燃料电池汽车互通路径,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客运包车和城际物流的示范应用。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从谋划酝酿阶段进入试点示范阶段,再步入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一个目标明晰的过程,更是一个艰巨而富有挑战的任务。浙江以开展系统性示范应用为载体,通过高标准谋划、高水平驱动、高质量推进、高效率供给,不久的将来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氢氢”地融入未来生活!

来源:浙江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