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2022-05-27|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拥抱数字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就不会有根本改变

近期,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纷纷出炉,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开始进一步显现。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以刚过去的4月份为例,国内工业和服务业增速和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82%,不少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再也回不去了”。

这句话在描述其他领域的变化时或许能自圆其说,但用来描述国内产业经济态势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在大环境呈现下行势头的同时,新产业带来的新动能增势十分明显,国内产业升级态势并未改变。同样看4月数据,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好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0.8%、29.4%。代表性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太阳能电池产量等同比分别增长42.2%、21.6%、20.8%。由高技术产业的增长态势可以看出,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在高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面前,传统制造业该如何守住尊严?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个好办法。当前数字经济已被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可以预料的是,未来数年内,用数据驱动产业创新,用数字化手段为工业赋能将愈加普遍。眼下火出圈的工业互联网就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能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新业态。

如今工业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已能覆盖传统制造业的全过程,从汇集资源对产品进行高品质设计,到动用AI等技术进行智能化制造,再到产业链上各企业进行资源互换和协同作业,最后到消费者端的定制服务等都能通过数据驱动和共享理念实现。实践证明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能最大限度消解诸如疫情、战乱等种种外部负面影响。效果甚至还超过加速环保转型,调整为集约型生产方式等传统自救手段。传统制造业自身的出路,就在于此。

在谈到帮传统工业找出路的同时,政府的角色自然不可或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加大对各类企业帮扶的新闻就不断见诸报端,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出台各种政策为企业纾困。例如财政部的“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以及浙江省针对制造业开展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等。前段时间宁波出台了47条稳链纾困助企政策,有降税减负这样的普惠性措施,也有针对不同行业痛点的扶持举措。而数字化手段同样也可以介入到政企服务中。针对主管部门的不同需求,产业经济数据能被用来协助政府完成产业态势感知、政策研判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工作,为政务工作增效。

尽管疫情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改变不了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拥抱数字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就不会有根本改变。

上一篇:生物经济风起浪涌,浙江优势在哪里
下一篇: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高新区(滨江)如何冲刺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2022-05-27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拥抱数字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就不会有根本改变

近期,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纷纷出炉,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开始进一步显现。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以刚过去的4月份为例,国内工业和服务业增速和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82%,不少人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感叹:“再也回不去了”。

这句话在描述其他领域的变化时或许能自圆其说,但用来描述国内产业经济态势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在大环境呈现下行势头的同时,新产业带来的新动能增势十分明显,国内产业升级态势并未改变。同样看4月数据,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好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0.8%、29.4%。代表性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太阳能电池产量等同比分别增长42.2%、21.6%、20.8%。由高技术产业的增长态势可以看出,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

拥抱数字化:后疫情时代传统工业发展的真正出路

在高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面前,传统制造业该如何守住尊严?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个好办法。当前数字经济已被写进国家十四五规划,可以预料的是,未来数年内,用数据驱动产业创新,用数字化手段为工业赋能将愈加普遍。眼下火出圈的工业互联网就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能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新业态。

如今工业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已能覆盖传统制造业的全过程,从汇集资源对产品进行高品质设计,到动用AI等技术进行智能化制造,再到产业链上各企业进行资源互换和协同作业,最后到消费者端的定制服务等都能通过数据驱动和共享理念实现。实践证明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能最大限度消解诸如疫情、战乱等种种外部负面影响。效果甚至还超过加速环保转型,调整为集约型生产方式等传统自救手段。传统制造业自身的出路,就在于此。

在谈到帮传统工业找出路的同时,政府的角色自然不可或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央加大对各类企业帮扶的新闻就不断见诸报端,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出台各种政策为企业纾困。例如财政部的“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以及浙江省针对制造业开展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等。前段时间宁波出台了47条稳链纾困助企政策,有降税减负这样的普惠性措施,也有针对不同行业痛点的扶持举措。而数字化手段同样也可以介入到政企服务中。针对主管部门的不同需求,产业经济数据能被用来协助政府完成产业态势感知、政策研判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工作,为政务工作增效。

尽管疫情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改变不了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拥抱数字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就不会有根本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