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权威发布!省委书记袁家军谈2022年浙江经济工作
2022-01-17|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夯实长期执政根基的重大问题,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之义,是事关未来的大变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答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以优异成绩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充分肯定2021年经济工作成绩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面对世界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特别是面对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共同富裕示范区起步的新形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突出“三个争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育新机、开新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交出了改革发展靓丽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 经济恢复更加稳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5%、两年平均6%左右。经济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和高技术产业等增速均高于面上增速。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向好。


  •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全面部署示范区建设,初步构建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重大改革特别是扩中提低改革,制定40多项专题政策和方案。成立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


  • 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152”体系构架不断完善,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机制深入人心。探索推进“15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涌现出一批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七张问题清单”、浙江公平在线和浙江外卖在线等重大应用上线。发挥数字化改革总抓手作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转变。


  • 科技创新加快突破。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挂牌,浙江大学新增院士5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力,科技创新人才加快蓄积。研发活力持续迸发。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新作为。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三、又进了一位。自贸试验区高质量推进,获批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3年蝉联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海洋经济势头强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四大”建设深入展开,“一县一策”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农业“双强”行动开局,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白鹤滩清洁电力入浙、三门核电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有力实施。低碳零碳试点加快推进。“五水共治”、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积极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帮扶困难人员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


  • 平安大局坚实稳固。一体推进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建党百年大庆等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打赢防御台风“烟花”硬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明显,重特大事故零发生、涉众型案件零暴发,基层治理现代化显著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的结果。从浙江实践看全局,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的领袖力量、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无论多大的惊涛骇浪,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就一定能够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一定能够以浙江之窗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顾一年,浙江经济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质量高、潜力大的鲜明特点,我们对复杂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 一是增强“统”的功能,党建统领、整体智治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整体谋划、顶层设计,以数字化提升经济治理的智慧化,上下贯通、专班运作、争先创优,层层放大“滚雪球”效应。


  • 二是把住“稳”的大局,保持定力、识变应变

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复杂严峻挑战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三是坚定“进”的方向,创新驱动、改革突破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改革破除制度藩篱,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四是打牢“实”的基础,做强实体、振兴实业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强省,引导资源要素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 五是激发“企”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实施“三服务”2.0版,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快速精准直达,大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扎实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 六是提升“好”的水平,努力实现富民惠民安民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企业过好日子,突出就业增收富民、公共服务惠民、平安建设安民,汇聚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磅礴力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明确目标、把握关键,以政策的“实”和“效”实现

发展的“稳”和“进”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中,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关键要把握3个方面:


  • 一要稳进提质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住经济大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稳投资、稳工业、稳企业、稳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放大特色优势,增强发展动能,培育新增长点,努力在严峻挑战中逆势奋进、赢得先机。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在高基数基础上稳增长的压力大,发力点必须靠前。同时,稳进提质不是仅仅求稳,还要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


  • 二要除险保安

2022年大事喜事多,防控风险,确保安全和大局稳定是头号任务。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从严从实从细识别控制风险,保持社会大局平安稳定,高水平建设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示范区。


  • 三要塑造变革

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转化为塑造变革性实践的过程,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面转入创新驱动轨道,推动体制机制实现系统重塑,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用好政策这个“船”和“桥”。对标对表中央政策,结合浙江实际、把握政策机遇、加大创新力度,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全面提升政策时度效。


财政金融政策要精准直达


用好省域中观层面的财政、金融政策工具箱,持续提升政策效能。财政政策要“四两拨千斤”。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支持力度。扎实开展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行动,加大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力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探索构建体系化、集成化的“钱随人走”制度体系。金融政策要精准滴灌。及时把中央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要求传导落地,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中小银行专项债、直达实体经济金融政策倾斜。积极拓展直接融资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争取国务院批准一批金融改革试点,推动金融业做大做强。


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把稳增长的重点放在稳企业稳主体上。


  • 一要在减负降本上持续发力。不折不扣落实减负降本部署,出台新一轮减税降费和降低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系列政策。


  • 二要在主体升级上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梯度培育,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放水养鱼”和雄鹰企业培育行动。


  • 三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实施专利密集型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联动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战略。


  • 四要保障公平竞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企和民企共同发展、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均衡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结构政策要畅通循环、优化供给


一要完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政策。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制定出台“专精特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政策举措。


  • 二要迭代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打造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智能计算、高端软件和智能光伏等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三要深入实施投资新政。抢抓政策机遇的窗口期,继续抓好省“4+1”重大项目,开展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用足用好能耗单列指标等国家政策。集中力量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海塘安澜、百项千亿防洪排涝、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


  • 四要实施消费新政。支持各地发放数字消费券,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制定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绿色消费支持政策。持续抓好数字生活新服务,建设新型消费中心。


科技政策要增强创新动能


一要制定实施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策举措。迭代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张清单”机制,深入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重大科研项目,支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甬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支持宁波、温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二要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政策,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 三要制定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政策举措。实施科技领军人才“白名单”行动,启动“百院千企引万才”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


改革开放政策要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


一要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优化“152”体系架构,丰富场景、迭代应用,全面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加快省市县“152”体系与县以下“141”体系衔接贯通,打造一批管用实用好用、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应用。


  • 二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稳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率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要深化“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增强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争创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建设。


区域政策要注重优化空间结构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海陆统筹、山海协作,以“四大”建设为主平台优化省域空间布局。


  • 一要完善增强大湾区引领辐射能力的政策举措。重塑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统筹推进杭州湾产业带、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联动发展,加快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推动开发区(园区)融合发展。


  • 二要制定实施大花园“串珠成链”政策举措。按照整体大美、浙江气质要求,支持衢州、丽水合力打造最美核心区,培育一批低碳城区(园区),深化诗路文化带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深化城乡统筹集成改革,建成一批未来社区、未来乡村。


  • 三要完善3个“1小时交通圈”的政策举措。补齐重点地区交通短板,打造高品质的杭绍甬一小时通勤圈,提升综合交通领域数智化水平。


  • 四要完善大都市区能级提升的政策举措。持续唱响杭甬“双城记”,加强都市区之间的协同合作、错位发展。


  • 五要迭代升级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设立“山海协作专项资金”,加大对山海协作、“产业飞地”、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的支持力度。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一要完善高质量就业政策体系。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和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 二要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双减”落实落细。


  • 三要实施卫生健康改革攻坚行动。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三免费三惠享”行动,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


  • 四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功能、公益属性,切实解决好困难老年人兜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等问题。


  • 五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双增长,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 六要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重点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着力抓好2022年重大任务


学深悟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加快落地,推动实现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2022年要抓好7方面重大任务: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我省承担着为全国探路的重大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2022年是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必须用好系统重塑的思路方法,找准突破性抓手,加快探索实践路径,确保形成一批有全国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 一要在建设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上探索突破。深入开展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集成改革,全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打响“创业就业在浙江”品牌。


  • 二要在完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上探索突破。加快推动社保制度体系重塑,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创新完善城乡居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逐步缩小不同群体社保待遇差距。


  • 三要在扩中提低、缩小收入差距上探索突破。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突出抓好扩中提低重点改革事项,加快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四要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上探索突破。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联动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和乡村集成改革,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


  • 五要在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上探索突破。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做好高水平大学引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工作;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育儿友好型社会,完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 六要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探索突破。加强舆论引导,让共同富裕新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深化“最美浙江人”行动,培育“浙江有礼”省域品牌,加快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



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一要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智能感知等领域自主创新取得突破。

上一篇:融象智慧受邀参加杭州市信息协会第五届一次理事会会议
下一篇:浙江整合设立7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
权威发布!省委书记袁家军谈2022年浙江经济工作
2022-01-17 | 信息来源:融象数科
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5个方面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夯实长期执政根基的重大问题,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之义,是事关未来的大变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答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以优异成绩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充分肯定2021年经济工作成绩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面对世界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冲击,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特别是面对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共同富裕示范区起步的新形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突出“三个争先”,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育新机、开新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交出了改革发展靓丽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 经济恢复更加稳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8.5%、两年平均6%左右。经济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和高技术产业等增速均高于面上增速。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向好。


  •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开局。全面部署示范区建设,初步构建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省委社会建设委员会挂牌成立。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重大改革特别是扩中提低改革,制定40多项专题政策和方案。成立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


  • 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152”体系构架不断完善,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机制深入人心。探索推进“15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涌现出一批实践、理论和制度成果,“七张问题清单”、浙江公平在线和浙江外卖在线等重大应用上线。发挥数字化改革总抓手作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转变。


  • 科技创新加快突破。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挂牌,浙江大学新增院士5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力,科技创新人才加快蓄积。研发活力持续迸发。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展现新作为。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三、又进了一位。自贸试验区高质量推进,获批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3年蝉联世界首位,成为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海洋经济势头强劲。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四大”建设深入展开,“一县一策”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农业“双强”行动开局,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 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白鹤滩清洁电力入浙、三门核电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有力实施。低碳零碳试点加快推进。“五水共治”、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积极打造民生“七优享”金名片,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帮扶困难人员就业超额完成全年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新冠疫苗全民接种工作。


  • 平安大局坚实稳固。一体推进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建党百年大庆等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打赢防御台风“烟花”硬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效明显,重特大事故零发生、涉众型案件零暴发,基层治理现代化显著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的结果。从浙江实践看全局,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的领袖力量、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无论多大的惊涛骇浪,只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定不移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就一定能够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局面,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一定能够以浙江之窗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顾一年,浙江经济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质量高、潜力大的鲜明特点,我们对复杂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 一是增强“统”的功能,党建统领、整体智治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整体谋划、顶层设计,以数字化提升经济治理的智慧化,上下贯通、专班运作、争先创优,层层放大“滚雪球”效应。


  • 二是把住“稳”的大局,保持定力、识变应变

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稳定第一责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复杂严峻挑战中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三是坚定“进”的方向,创新驱动、改革突破

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改革破除制度藩篱,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四是打牢“实”的基础,做强实体、振兴实业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制造强省,引导资源要素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 五是激发“企”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实施“三服务”2.0版,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快速精准直达,大力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扎实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 六是提升“好”的水平,努力实现富民惠民安民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企业过好日子,突出就业增收富民、公共服务惠民、平安建设安民,汇聚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磅礴力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明确目标、把握关键,以政策的“实”和“效”实现

发展的“稳”和“进”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中,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关键要把握3个方面:


  • 一要稳进提质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住经济大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稳投资、稳工业、稳企业、稳预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放大特色优势,增强发展动能,培育新增长点,努力在严峻挑战中逆势奋进、赢得先机。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在高基数基础上稳增长的压力大,发力点必须靠前。同时,稳进提质不是仅仅求稳,还要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


  • 二要除险保安

2022年大事喜事多,防控风险,确保安全和大局稳定是头号任务。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打好防范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和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从严从实从细识别控制风险,保持社会大局平安稳定,高水平建设法治中国和平安中国示范区。


  • 三要塑造变革

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转化为塑造变革性实践的过程,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面转入创新驱动轨道,推动体制机制实现系统重塑,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要用好政策这个“船”和“桥”。对标对表中央政策,结合浙江实际、把握政策机遇、加大创新力度,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全面提升政策时度效。


财政金融政策要精准直达


用好省域中观层面的财政、金融政策工具箱,持续提升政策效能。财政政策要“四两拨千斤”。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支持力度。扎实开展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行动,加大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力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探索构建体系化、集成化的“钱随人走”制度体系。金融政策要精准滴灌。及时把中央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要求传导落地,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中小银行专项债、直达实体经济金融政策倾斜。积极拓展直接融资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争取国务院批准一批金融改革试点,推动金融业做大做强。


微观政策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把稳增长的重点放在稳企业稳主体上。


  • 一要在减负降本上持续发力。不折不扣落实减负降本部署,出台新一轮减税降费和降低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系列政策。


  • 二要在主体升级上加大力度。完善政策、梯度培育,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放水养鱼”和雄鹰企业培育行动。


  • 三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先行省,实施专利密集型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联动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战略。


  • 四要保障公平竞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企和民企共同发展、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均衡发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结构政策要畅通循环、优化供给


一要完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政策。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制定出台“专精特新”、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等政策举措。


  • 二要迭代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打造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智能计算、高端软件和智能光伏等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三要深入实施投资新政。抢抓政策机遇的窗口期,继续抓好省“4+1”重大项目,开展优结构、扩投资“1+9行动”,完善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用足用好能耗单列指标等国家政策。集中力量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海塘安澜、百项千亿防洪排涝、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


  • 四要实施消费新政。支持各地发放数字消费券,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制定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绿色消费支持政策。持续抓好数字生活新服务,建设新型消费中心。


科技政策要增强创新动能


一要制定实施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策举措。迭代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张清单”机制,深入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重大科研项目,支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甬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支持宁波、温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二要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政策,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


  • 三要制定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政策举措。实施科技领军人才“白名单”行动,启动“百院千企引万才”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价值导向的分配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


改革开放政策要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


一要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优化“152”体系架构,丰富场景、迭代应用,全面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业务流程优化、制度重塑、系统重构。加快省市县“152”体系与县以下“141”体系衔接贯通,打造一批管用实用好用、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应用。


  • 二要深入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稳步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率先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要深化“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增强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争创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建设。


区域政策要注重优化空间结构


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海陆统筹、山海协作,以“四大”建设为主平台优化省域空间布局。


  • 一要完善增强大湾区引领辐射能力的政策举措。重塑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统筹推进杭州湾产业带、甬舟温台临港产业带、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联动发展,加快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推动开发区(园区)融合发展。


  • 二要制定实施大花园“串珠成链”政策举措。按照整体大美、浙江气质要求,支持衢州、丽水合力打造最美核心区,培育一批低碳城区(园区),深化诗路文化带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深化城乡统筹集成改革,建成一批未来社区、未来乡村。


  • 三要完善3个“1小时交通圈”的政策举措。补齐重点地区交通短板,打造高品质的杭绍甬一小时通勤圈,提升综合交通领域数智化水平。


  • 四要完善大都市区能级提升的政策举措。持续唱响杭甬“双城记”,加强都市区之间的协同合作、错位发展。


  • 五要迭代升级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设立“山海协作专项资金”,加大对山海协作、“产业飞地”、特色生态产业平台的支持力度。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一要完善高质量就业政策体系。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和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


  • 二要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双减”落实落细。


  • 三要实施卫生健康改革攻坚行动。持续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三免费三惠享”行动,落实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


  • 四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功能、公益属性,切实解决好困难老年人兜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等问题。


  • 五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双增长,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 六要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重点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着力抓好2022年重大任务


学深悟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加快落地,推动实现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2022年要抓好7方面重大任务: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我省承担着为全国探路的重大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2022年是示范区建设一周年,必须用好系统重塑的思路方法,找准突破性抓手,加快探索实践路径,确保形成一批有全国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 一要在建设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上探索突破。深入开展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集成改革,全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打响“创业就业在浙江”品牌。


  • 二要在完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上探索突破。加快推动社保制度体系重塑,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工作,创新完善城乡居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逐步缩小不同群体社保待遇差距。


  • 三要在扩中提低、缩小收入差距上探索突破。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突出抓好扩中提低重点改革事项,加快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四要在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上探索突破。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联动实施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行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和乡村集成改革,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


  • 五要在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上探索突破。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做好高水平大学引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工作;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育儿友好型社会,完善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 六要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探索突破。加强舆论引导,让共同富裕新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健全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化创新高地;实施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深化“最美浙江人”行动,培育“浙江有礼”省域品牌,加快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



扎实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一要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建设高能级创新载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智能感知等领域自主创新取得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